文章出處:

  • 發表於第一屆荊山論壇‧佛教圖像文化學研討會
  • 收錄於第一屆荊山論壇‧佛教圖像文化學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

何志國


任職機構、職稱:

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關鍵詞:

印度佛像起源、巴爾胡特、桑奇、秣菟羅、布特卡拉一號寺院


摘要

古印度佛教偶像有可能起源於 1 世紀早、中期,其代表是卡特拉坐佛造像碑和斯瓦特布特卡拉一號寺院佛像。秣菟羅「四天王奉缽」、帝釋天訪問、「王與佛陀」,布特卡拉「太子決意出家」和「梵天勸請」等佛傳故事圖中出現了可能最早的佛像。構圖來源於西元前 2-1世紀的巴爾胡特和桑奇雕刻的影響。造像手勢和銘文特徵顯示,釋迦菩薩和佛陀形象的出現借鑒了中印度地區傳統悠久人格神——藥叉神等人格神。

學者簡介

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佛教美術和美術考古。累計發表論文 134篇,出版專著 7部:有《漢晉佛像綜合研究》(2017)、《早期佛像研究》(2013)、《美術考古文存》(2012)、《漢魏搖錢樹初步研究》(2007)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教育部等課題 14項。近期主持:1、國家社科基金專案「七世紀前中國金銅佛像研究」, 2017-2021,2、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中印佛教美術源流研究」子課題,2014-2019,3、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主持斯里蘭卡佛教遺產的調查與研究,201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