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荊山《莊嚴寶像》題畫文辭探析——兼論臺灣古典詩中的題畫之作

顧敏耀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夏荊山為我國當代傳統書畫大師,尤其擅長佛教題材繪畫,其工筆重彩之精緻,勾勒線描之細膩,栩栩如生,風韻獨特,足以令人披覽不倦,心往神馳。目前探討其畫作之相關論文已有多篇,諸如楊企霞〈夏荊山觀音佛畫之研究〉、陳炳宏〈夏荊山佛教繪畫之「羅漢像」風格淺評〉、莊麗華〈發現夏荊山佛畫境界在視覺藝術的創新與明心〉等,皆能深入闡發其畫作所蘊藏的深刻意涵。此外,其實夏荊山在諸多畫作之上往往亦有相關題辭,其內容也有值得深入考究之處,有的是單純題上畫作題名,有的則是題上佛經或是前賢所編集之詩文。還有的是畫家自己所撰之文辭,例如有一幅〈鍾魁觀濤圖〉,除了寫上...

《原型圖像的召喚–生命蛻變之後的藝術創作救贖歷程–以夏荊山佛像藝術價值為例》

聶雅婷


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助理教授


夏荊山居士的佛教藝術及生活印證表明著修行者的書畫美學,夏荊山所畫的不是只是表象的畫,而是畫出生命體驗的意象,這意象代表著他的一生修行。整體而言,夏荊山居士佛像藝術,是體現出一個真實修佛者的身體現象學,這種以身體為道場,做為心體的觀看,說明著夏荊山居士的佛像藝術是經過相當程度的冥想,重構佛陀的意象。夏荊山先生無疑地乃是在觀佛與畫佛時,將自己修行當中受到佛教原教原型的召喚轉換成具體晝畫符號圖案以描繪其與佛的一場美麗的會遇,這是一場人與神聖者的會遇。夏荊山居山旳書畫藝術目的乃在於宗教意圖上的分享,而能夠分享的乃是肯定每個人其實都有宗教向度,...

不「知」不「覺」,淺析中國佛像畫展示的傳播觀念——以夏荊山中國佛像畫為例

蔡靜野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系博士生


中國佛像畫,既是宗教藝術,也是繪畫藝術。宗教文化和中國繪畫藝術既能夠完美共存於一個藝術表現形式中歷久不衰,引無數的賢能畫略之才傾情於這項的事業,定有其亙古不變精神魅力。展覽中國佛像畫,陳列(display)容易,展示(exhibit)不容易;觀看容易,知覺不容易,傳播的觀念決定傳播的效能。策展,就是要把中國佛像畫長久的淵源脈絡與畫家畢生執著的創作歷程和心血傑作,這些無法剝離的線索巧妙的梳理在一個展覽空間,創造不知不覺的輕鬆知覺情境氛圍,把這些看似複雜的、悠長的、形而上的哲理意涵,以深入淺出的理念翻譯成放諸四海而皆准的展示語言,無論是與...

夏荊山與江曉航觀音佛畫藝術初探

楊偵琴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書畫藝術史論組博士生


中國畫中的神話題材之表現,從新石器時代將軍崖岩畫〈稷神崇拜圖〉及滄源岩畫〈太陽神巫祝圖〉顯現神靈形象之跡,至秦漢時期畫像磚石雕鑿神佛菩薩圖像、葬墓壁畫及彩繪帛畫亦見神仙思想觀,魏晉南北朝佛畫發展蓬勃,畫作隱含神話思維,藉由造像藝術形式傳播義理,中國畫中的神話思維與圖像符號特質,值得探索。 夏荊山(1923-)的佛畫以佛陀及觀音菩薩像為著,畫作融入佛學體悟,佛畫形神兼備,畫境佛典合一;江曉航(1945-2003)師承夏荊山,臨摹歷代名家觀音佛畫,又創顯現代新意,畫作體現佛法教義哲思,蘊含故事語彙。...

發現夏荊山佛畫境界在視覺藝術的創新與明心

莊麗華 


中國文化大學數位媒體學程助理教授


探討夏荊山佛教繪畫藝術中所表現的純熟技法,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國畫的寫意、工筆畫的細膩與西洋畫的寫實,這樣的繪畫元素與形式技巧相較於當代媒體科技傳達的視覺藝術有折視覺經驗的大不同,但要傳達藝術文化的底蘊與人類智慧的核心,都有看似真實簡單卻有著深層的內涵與渴望。在利益至上的現代社會,夏荊山佛畫的所傳達的社會道德可擴大為說故事的有聲書和動畫體驗,更能有效發揚佛教繪畫中正向的情感教育,達到提升社會調和與文化藝術公益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