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畫藝術跨界創新可行性探討——以夏荊山居士為例

楊岳 


中國文化大學數位媒體學士學位學程兼任講師


中國佛像畫在人物畫中極具地位。佛畫藝術起源自東漢明帝時期,晚唐興起崇尚華麗的風格,後世相沿成習,北宋以後佛畫逐漸成為審美觀賞繪畫的一部份。佛畫藝術分為「圖」和「像」兩大類,其面容神態、手勢儀態、衣著配飾的紋理、手持法器、章法結構、風格、線條及用色等,都是依照佛經典故中的理想形象來描繪,需注意相好、手印還有度量。是以對芸芸眾生而言,佛畫藝術似乎是博大精深且不容易理解的。...

紀錄片、網路科技、社群媒體和新媒體:探索夏荊山先生作品展出的新視界

周維強 


國立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近年來,由於高階數位攝影器材逐漸普及,紀錄片作品儼然成為知識傳播的重要載體,國立故宮博物院策展團隊從場景重現、2D動畫和3D動畫等技法交替運用,並嘗試跨國拍攝,挑戰製作超高解析度影片,逐漸摸索出用紀錄片說故事,以提供博物館閱聽眾深度知識導覽的新途徑。資通訊科技的高度發展,則促使故宮開發行動應用軟體APP,並在傳統的網頁中運用新科技,整合互動式年表與GIS歷史地圖,並構建網頁版情境式學習,使得行動科技和教育推廣有機地結合。此外,網路社群媒體的營造與網路社群的經營,為展覽營造新的觀眾群體,成為博物館內文物知識的橋樑,也與文物展覽是否成功密...

夏荊山羅漢圖管窺

沈政乾


長榮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專任副教授


本篇論文主要透過夏荊山繪製之《夏荊山中國佛像畫集》與《佛像的欣賞》之閱覽及賞析,就兩套作品其中之羅漢圖部分進行探討,依據其作品,針對羅漢之意義、題材內容、筆墨色技法、造形、構圖與特色等,加以分析歸納,以期能對夏氏羅漢圖之創作具進一步之了解,做為筆者往後創作及教學之參考。...

心靈的方向——夏荊山佛教書畫賞析

王俊盛


長榮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兼任講師


藝術的表現,反映出創作者內在心念的趨向,其可貴性,乃在於能引發正向的價值以及美善的啟示與感悟。本論主要透過夏荊山居士書畫藝術的「意」、「思」表現,將藝術落實於利人利己有益於人生受用的觀點,從中分享其心靈方向所傳達的內在蘊意,也省思書畫展現應有的心靈方向與視野。...

拜觀夏荊山居士中國佛像畫集有感

黃華源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助理教授


夏荊山居士早年旅台,後移居海外,晚年回歸故里,於大陸宗教藝術界頗孚眾望。《夏荊山居士中國佛像畫集》揭載最早之作品,為1968年之〈羅漢〉畫像;其次為1970年作〈竹林七賢圖〉,與〈桃李夜宴圖〉。夏居士於1971年移居美國加州,這是畫集中僅有的台灣時期畫作。而〈桃李夜宴圖〉款書則透漏了夏居士在台之齋室,「一塵丈室」由來之訊息。又本畫集除佛、菩薩造像之外尚有〈羅漢像〉、〈竹林七賢圖〉、〈高士圖〉、〈八仙圖〉、〈鍾馗〉⋯⋯等,若謂為〈中國道釋人物畫集〉似更適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