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豪似狂是貫休—析論貫休「法華」入世精神下之詩歌及人格表現
歷來對晚唐詩僧貫休禪師在社會寫實詩及邊塞詩的書寫上,往往評其入世精神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所致,然而,昔人對於貫休詩之研究實忽略《法華經》對其生命及文學影響…
禪與石濤之筆墨表現析探
石濤(1642-1707)所著的《畫語錄》語意深奧,內容涵蓋博大,立論引用儒、道、釋之哲理,呈現開放性、多義性、多層次的解讀空間,往往同一則畫論,會因為讀者個人創作經驗…
宗教、政治、藝術競合衍生之效應省思—以伊朗禁樂政策為例
本文藉由伊朗禁樂政策反思宗教、政治、藝術競合衍生之問題。 1979年伊朗革命之後,實施了禁樂政策,禁止西方音樂在國內的傳播。禁止西樂的理由…
刻石研究面向之重思;以龍門造像記為例
清代中葉以降碑學興盛與當時學術之發展有密切關聯,這樣的關聯讓當時書家皆具備了轉化這些早期不被書學所重視的石刻材料之能力。這些北朝的石刻材料多半為宗教 (佛、道)支持下的產物…
漢匈和親的跨文化解讀 ——以“昭君和親”為例
漢匈和親是中國古代和親通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漢匈和親的重要參與者,王昭君向來被歷史學家賦予極高的歷史地位,而且在文學發展的歷史上,也被作為重要的文學形象漫衍不息…
中華當代茶道的本體美學及其實踐
本文就中華當代茶道的本體美學及其實踐發展,加以討論。傳統的中華茶文化包含佛教的禪茶、道家的道茶、儒家的茶禮,以及在上個世紀的下半葉在台灣發展的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