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硃砂繪製的觀音趺坐於菩提葉上,光背圓滿,如書法用筆般俐落線條勾勒衣紋,富層次的韻律感形塑出觀音悠然自在法像。
菩提樹得名的緣由,乃是因釋迦牟尼於此樹下悟道。菩提於梵語中有「覺」之意;菩提心則為成佛之心,成為菩薩的前提即是擁有菩提心。夏荊山以此畫寓發菩提心之要,法性平等,凡真發心者,必能大徹大悟,安住自在。
简中|菩提观音
繪畫
夏荊山
設色紙本
80X54
1994
題跋:坐菩提葉如來智海空中而得自在一法不立 廓落無營安住毗盧耿?孤明 荊山居士敬寫
印記:空雲水月(朱文)、荊山書畫(朱文)、如意(朱文)、夏荊山印(朱文)、楠竺居士(朱文)
bj4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