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檢武當山騫林樹、騫林茶的道茶文獻與其丹道實踐

賴賢宗


國立臺北大學中文系教授暨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所長


本文第一節先從口傳文學與神話傳說為導,來切入武當山的道茶文化之氛圍。第二節與第三節考察騫林樹以及騫林茶。第二節考察東晉乃至宋元時代的騫林樹在道教文獻中的記載,論述騫林樹進入道教史乃是與月華法、月魄法的修練有關。關於騫林樹的早期文史記載,一般學者運用的乃是《雲笈七籤》卷二十三,此書是北宋真宗天禧年間(1017-1021)張君房編。但是實際上同樣的文字已經出現在東晉時代(西元317-419年)的《上清黃氣陽精三道順行經》,所以「騫林樹」的文獻紀錄比現在一般所知道更提前了700年,而且可以確證千百年來一直是在內丹術的月華法、月魄法的修練脈絡...

漢匈和親的跨文化解讀 ——以“昭君和親”為例

劉召明


山東財經大學教授


漢匈和親是中國古代和親通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漢匈和親的重要參與者,王昭君向來被歷史學家賦予極高的歷史地位,而且在文學發展的歷史上,也被作為重要的文學形象漫衍不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王昭君其人其名不僅在匈奴族後裔——土耳其的歷史研究中湮沒無聞,而且所有和親的公主及其隨從被汙名化為間諜。為什麼中土兩國對同一歷史人物的研究有冰火之異,評價有霄壤之別?究其原因,既有土耳其歷史學家對於漢匈和親歷史背景的認知偏差,也有中國歷代文學家對歷史人物王昭君的過度演繹與渲染,更有不同文化之間對於和親現象本身的錯位解讀。...

中華當代茶道的本體美學及其實踐

賴賢宗


國立臺北大學中文系教授暨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所長


本文就中華當代茶道的本體美學及其實踐發展,加以討論。傳統的中華茶文化包含佛教的禪茶、道家的道茶、儒家的茶禮,以及在上個世紀的下半葉在台灣發展的茶藝,台灣二十世紀的茶藝以文人茶的觀點融會了禪茶、道茶、茶禮,主要是以美感的平台來呈現。現在走入二十一世紀,當代中華茶道的新創造,需要更加深入涵化儒釋道三家文化,並且探索與表現審美的本體,不停留在美感的感受、外在的儀式或表演,而且要能夠以審美所感通的本體來立命,實踐當代茶道之中的生命美學。因此,禪茶、道茶、茶禮的本體詮釋涉及到的是本體美學。李澤厚建構的華夏美學是一種本體美學,他所著的美學著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