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魏至隋,出现了一种新的神王组合图像,该类型图像的特征是神王肩部的兽首形装饰、膝盖上的象首形装饰、甲胄上的人脸装饰以及手持长柄戟形武器等。尤其前三个特点,更是这一时期该类型图像所独有的。该类型图像的出现,应是印度、佛教文化与波斯、祆教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山西朔州怀仁北魏丹扬王墓甬道两壁的神王像是目前所能见到最早的,安阳灵泉寺隋代大住圣窟窟门两侧的那罗延与迦毗罗神王像正是该类型图像发展的结果。唐五代时期的那罗延与迦毗罗神王组合图像,其直接的源头是隋代大住圣窟窟门两侧的神王像,图像的特征是神王分别站立于牛形与羊或鹿形动物之上。在图像演变的过程中,中土文化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
学者简介
1978年 3 月生,浙江萧山人,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上海市宗教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魏晋隋唐佛教史研究。发表《试论中古时期莲花化生形象及其观念的演变——兼论民间摩睺罗形象之起源》、《试论魏晋隋唐时期的那罗延信仰》的学术论文十多篇,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 1 项,在研国家哲社基金项目 1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