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罗汉观念源起于印度,巴利语音译为“阿罗汉”,意为应受敬仰者。后秦时释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中将其释义为:名贼,‘汉’名破的脱解一切烦恼者,其亦可意译为“杀贼、无学、无生”的尊者,是斩断诸类妄见与迷情思虑所生烦恼困顿者,具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与“如意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等神通的小乘佛教四果位中的最高果位者。罗汉观念虽源起于印度,但印度并未建立起完整的罗汉信仰与罗汉形象,唐末五代时期,中国本土的罗汉信仰兴盛,以罗汉为题的绘画作品多有出现,并且于五代、北宋时期形成了以贯休为代表的“禅月样”和以李公麟为代表的“龙眠样”两种罗汉画像风格,前者胡貌梵相,造像奇古,后者僧俗模样,线条俊朗,风格迥然。
夏荊山居士生于齐鲁,毕生研习丹青,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尤擅画佛像,创作罗汉题材类画像百余幅,本文拟通过梳理从印度罗汉观念的初步形成到中国“十八罗汉”信仰的建立,探讨早期罗汉图像的表达方式到贯休“禅月样”罗汉画像的风格与表达方式的形成,并试分析夏荊山居士2009年的一组〈十八罗汉画像〉对贯休“禅月样”罗汉图式的神韵、布景、笔墨方面的继承与拓展,最后总结出夏荊山〈十八罗汉画像〉的表现方式与表达特色。
学者简介
研究方向为佛教美术方向,曾发表论文《印度波罗时期9-12世纪那烂陀大寺院佛传故事造像碑源流研究》,参与上海2018佛教美术源流研讨会。